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漢陽造步槍
簡介
漢陽八八式步槍,又俗稱「漢陽造」或「老套筒」,是漢陽兵工廠獲得德國授權生產的Gewehr 88步槍,也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款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漢陽造步槍作為制式步槍在軍隊服役超過60年,可以說是20世紀初中國軍隊的代表性輕武器裝備之一。
委員會步槍
漢陽造步槍的原型1888式委員會步槍(Gewehr 88或簡稱Gew 88)是德國第一種採用無煙發射藥步槍彈的步槍。該槍全長1240毫米,槍管長750毫米,槍重3.9千克,彈倉容量5發,曼利夏式漏夾供彈,初速638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外觀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即槍管外包裹有一個全長型套筒。故在中國被稱為「套筒步槍」或「雙筒步槍」的俗稱,後來年久老化,又有「老套筒」稱呼。和後來常見的裝於槍管下側不同,老套筒的刺刀裝於槍管的右側。
「套筒」一詞指的是包覆於槍管外層的金屬管護罩,這項引人注目的設計原是為了防止槍托與和護木因膨脹或彎曲等外力導致槍管變形而影響射擊準確性,同時也能避免士兵在上刺刀時被槍管灼傷,但實際上在惡劣的環境中,砂石與和泥水反而更容易滲入外層金屬管護罩與槍管之間的縫隙且不易清除,進而增加了生鏽與磨損的風險,因此後來有部分的金屬套筒直接被焊裝在槍管外層。此外,生產廠方對新式無煙火藥的了解並不充分,不知其產生的膛壓比以往的所有彈藥都高,所用鋼材的碳含量不足以讓膛室承受新式彈藥所帶來的壓力,導致炸膛事件頻發,此一風波還令身為火藥生產商的猶太家族因德國國會議員指責而蒙受污名。
生產歷史
1884年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意圖引進西方軍工體系,擺脫既往只能購買西方軍火的局限,其中一個重點是引進毛瑟M1871式11毫米口徑有煙火藥步槍生產線,計劃於廣州石門建廠。1889年張之洞轉任湖廣總督,將尚未建成的工廠搬至武漢漢陽。1894年工廠剛建成即遇失火,生產設備受損。此時德軍已傾向採用毛瑟原廠步槍為制式武器,M1888委員會步槍略顯過時,德方有意出售其生產線。張之洞獲悉M1888委員會步槍與新式的毛瑟步槍使用相同的「小」口徑無煙火藥毛瑟彈,與毛瑟M1871式形成代差,且經數年改良已改掉初期的一些問題,遂立即與德方協商將漢陽工廠改建,迅速達成合約,1896年新廠復建完成。在湖廣總督張之洞推動下在湖北建立的湖北槍炮廠(漢陽兵工廠的前身)開始生產此型步槍,定名為八八式。第一年生產了1300支步槍。因為漢陽兵工廠是八八式步槍最早、最主要的生產廠,所以也稱「漢陽造」。
漢陽兵工廠在1904年對八八式步槍進行了改進,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去掉了槍管外部套筒。但據清末史料,漢陽廠在投產之初就去掉槍管外部套筒。如《張文襄公全集》第101卷收錄光緒二十三年十月十八日(1897年11月12日)《張之洞就湖北槍炮廠所造槍炮演放考試各情致督辦軍務處之咨呈》:「漢廠快槍,均仿德國小口徑新毛瑟式,惟將套筒改作單筒,計重九磅三兩,槍力彈力可及二千零五十邁當之遠。」宣統三年閏六月五日(1911年7月30日)《湖北兵工鋼藥兩廠所造槍炮鋼藥各件利病說略》:「查本廠所制七密里九口徑槍枝,原系仿照德國八十八年步槍式,惟八十八年式原有套筒,而漢陽始制之時已棄套筒不用,因此頭箍、中箍、木殼、望牌等處皆稍有更改。」由此,近現代史上中國各部隊使用的「套筒」步槍應均系德制原裝進口。
1910年漢陽兵工廠又進一步改進,增加槍管上護木,將直立式表尺改為固定式弧形表尺。在清朝末年雖然清廷一度希望將其停產改制光緒三十三年式步槍(即毛瑟1907式步槍的授權生產版,後稱元年式步槍),但是因經費不足此計劃並未執行。而漢陽造步槍也就逐漸生產並配發至兩湖新軍並持續生產到民國時代。
民國初期,由於北洋政府並未更新機器,因此漢陽兵工廠仍持續製造八八式步槍,南京金陵兵工廠也在此時更改設備製造八八式步槍。之後由於軍閥混戰,更新機器已是不可能,連生產槍支的經費也無着落,有時因無力添購材料直至停工,又加上連年戰亂,因此兩間家工廠的步槍生產時開時停,直到1927年國民革命軍佔領武漢與南京之後生產才逐漸穩定,仍作為國民黨軍隊的制式步槍。據槍上序號推算,1910至1932年初產量為46萬支。
漢陽八八式步槍原本為在抗戰前夕,中正式步槍還未出現以前的過渡型槍支,不過後來國民政府雖一度希望將生產漢陽造的步槍機械改造為製造中正式步槍,但是隨後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使這項計劃延後,金陵廠與漢陽廠也因抗戰內遷後方,在內遷的過程中漢陽兵工廠(改名為第一兵工廠)之槍廠遷往重慶,後來生產步槍的機具移交給遷到重慶的第二一廠(金陵兵工廠改組後的名稱),使得漢陽八八式步槍的生產集中在單一廠區,1939年復產,改稱為漢式七九步槍。鞏縣兵工廠步槍部門被炸毀後中正式步槍的產能大幅下降,因此在抗戰時期漢陽八八式步槍仍在軍中佔有重要地位,二一廠的漢陽八八式步槍持續生產到1944年,廠內機具才完全修改為製造中正式步槍,漢陽造步槍至此徹底停產,抗戰時在重慶第二一廠生產了207164支。七九口徑圓頭彈到抗戰結束仍有大量生產。由於數量龐大且耐用因此仍持續在解放戰爭中使用。
漢陽造的改型
漢陽造馬槍是漢陽造步槍的卡賓槍型,有兩種式樣:一種是護木覆蓋到槍口,還有一種是僅將槍管槍托縮短,外形還與步槍一樣。
1934年,民國政府曾試圖將漢陽造的照門,槍管,彈匣內膛改為G98步槍式樣,以便發射新式尖彈。但並未全面實行。此型號叫做二三式步槍,據稱其少量生產至1944年。
在抗戰之中,日方曾把繳獲的漢陽造步槍改裝,把槍托、刺刀座、準星等部件改裝成日式,供學校軍訓和偽軍使用。
性能諸元
作業原理 | 手動旋轉槍機 |
---|---|
槍長 | 1520毫米 |
槍管長度 | 740毫米 |
口徑 | 7.92*57毫米 |
槍重 | 4.06千克 |
槍口初速 | 600米/秒 |
上彈方式 | 5發凸出式彈倉 |
使用國家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