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我们目前有6,411个页面,765个用户,18,554次编辑。
  • 欢迎加入火器百科注册一个账号,一起参与编写吧!
  • 如果编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点击帮助或者加入火器百科QQ群:欢迎加入火器百科官方群,群聊号码 766652219
  • 首页是Hio的三次修改版,沿用了各代首页。赞美吧!

恩菲尔德No.2转轮手枪

来自火器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恩菲尔德No.2转轮手枪(英语:Enfield No. 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国军队广泛地使用的手枪。该枪与另一款英国制式转轮手枪—韦伯利转轮手枪一样都采用了中折式设计,其特征是在用户折开枪管的同时,弹巢内的弹壳便会自动弹出,并方便于重新装填。

恩菲尔德No.2转轮手枪

历史

一战期间,英国人意识到.455韦伯利手枪弹虽然威力大,但却有着后座力过大的问题,令士兵们需要接受繁复的射击训练。因此在战争过后,英国政府认为一种.38口径,发射重13克长型子弹的转轮手枪会更加符合要求。为此,他们正在寻求一种新兵也能使用的低重量和低后座力的双动式转轮手枪,以在极近距离下能够轻易的击中敌人,其发射的重弹也有着较高的停止作用。由于在当时.38/200弹在美国流行于警察和民间射手当中,韦伯利斯科特随即向英军提供了一种.38/200口径的韦伯利Mk IV转轮手枪。然而英军并没有直接采用该枪,反而把其设计提交给国营恩菲尔德兵工厂,开发出一款跟韦伯利Mk IV十分相似,但内部结构却稍有不同的转轮手枪。该枪推出后便立刻被采纳,命名为“No 2 Mk I型转轮手枪”(Revolver, No 2 Mk I),并于1931年正式采用,紧随着的为1938年被采用的Mk I*型(没有击锤按把,只能作纯双动射击)及1942年被采用的Mk I**型(简化设计以方便战时生产)。

后来,韦伯利斯科特控告英国政府侵犯专利,并要求他们赔偿2,250英镑。但韦伯利斯科特的行动受到恩菲尔德兵工厂的质疑,他们声称恩菲尔德No.2 Mk I型转轮手枪是由博斯上尉(博斯反坦克步枪的设计助理总监)在韦伯利斯科特的协助下设计,而非后者所提出的指控。故韦伯利斯科特的索偿被法院所拒绝。不过,皇家委员会仍然透过“发明家奖励”赠予韦伯利斯科特1,250英磅。

由于恩菲尔德兵工厂在二战期间无法生产足够的No.2转轮手枪以达到英军的需求,韦伯利Mk IV也被英国陆军所采用,以填补前者的空缺。

在二战过后恩菲尔德No.2仍然是英国的制式手枪,并一直服役到1960年代。时至今天,少部分前英国殖民地仍有使用该枪。

使用国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冈比亚
  • 英属香港
  • 莱索托
  • 利比亚
  • 缅甸
  • 阿曼
  • 菲律宾
  • 波兰
  • 斯里兰卡
  • 英国
  • 前英国殖民地及英联邦国家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32—1963年
使用方 英国及其殖民地
参与战争/冲突 英国殖民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缅甸内战
朝鲜战争
马来亚危机
北爱尔兰问题

生产历史

研发者 韦布利·斯科特
研发日期 1928年
生产商 皇家轻兵器工厂(RSAF Enfield)
生产日期 1932—1957年
制造数量 约270,000支
衍生型 恩菲尔德No.2 Mk I*
恩菲尔德No.2 Mk I**

基本规格

空枪重量 765克
长度 260毫米
子弹 .38 S&W(9.2×19.7毫米)
口径 9.2毫米
枪机 双动式
发射模式 连发
射速 20—30发/分钟
枪口初速 189米/秒
有效射程 13米
最大射程 182.88 米
供弹方式 6发弹巢
瞄具 V型照门及准星

资料及图片来源

来源1:维基百科:恩菲尔德No.2转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