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我们目前有6,158个页面,692个用户,17,917次编辑。
  • 欢迎加入火器百科注册一个账号,一起参与编写吧!
  • 如果编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点击帮助或者加入火器百科QQ群:欢迎加入火器百科官方群,群聊号码 766652219
  • 首页是Hio的三次修改版,沿用了各代首页。赞美吧!

1954年式自动手枪

来自火器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诞生历史

由于国民党逃台前的大肆破坏,新中国成立之初,连一个像样的兵工厂都没有,手枪的自研能力为零,我军官兵使用的手枪主要是战争年代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的,还有少量的则是用土办法仿制而成。且手枪的口径繁杂、样式各异、工艺粗糙、性能落后、质量难以保证。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手枪的型号多达几十种,产自于二十多个国家,可称得上“万国牌”,国产的手枪的起步何等艰难可想而知。

1951年,我国即对前苏联(俄)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利用从苏联引进的机床和设备,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首先仿制成功了1951年式7.62毫米手枪和51式7.62毫米手枪弹。由于51式手枪的研制无论从人员技术上,还是从机器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是以苏方为主进行的,因而51式手枪实质上只是对苏式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模仿,算不上国产第一种手枪。1953年国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国产枪械仿制工作开始走上正轨,于是,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测试工作,尤其对51式手枪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改进,比如:改进握把形状,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手形。到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豪米手枪(亦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随后该手枪便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54式手枪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军队中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我军装备“万国牌”手枪历史的结束,为国产手枪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问问.jpg


结构特点

5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枪管用以赋予弹头的飞行方向。枪管外部有闭锁凸笋和绞链,闭锁凸笋用以闭锁枪膛;绞链用以在连接轴的作用下,使枪管后部上下移动,形成闭锁和开锁。枪管内部是枪膛,枪膛分为弹膛、坡膛和线膛。弹膛用以容纳子弹;坡膛用以引导弹头进入线膛;线膛能使弹头在前进时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线膛有四条右旋的膛线(阴膛线),两条膛线间的凸起部分是阳膛线,两条相对的阳膛线间的距离是枪的口径。

手枪与其它轻武器的显著区别是体积小、重量轻,因而手枪的设计更加强调人机功效因素,要求在保持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安全,操作保养方便的前提下,突出人与武器的最佳组合。国产54式手枪的结构设计,就十分注意中国人的体质和体型特点。而不是对俄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进行简单模仿。比如:俄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的握把粗而厚,中国军人握持时十分不舒服,54式手枪的握把设计充分考虑到我军官兵手部尺寸的平均值,按照中国人手的几何尺寸,对握把长度、厚度、宽度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人机工效趋于合理。又比如:手枪的扳机引力的大小,会严重影响到射击精度。扳机引力过大,扣动扳机时会造成会比较明显的“点头”现象;反之,又会容易形成“走火”现象。54式手枪的扳机引力,根据中国人指力的平均值进行设计,使射手扣动扳机时感到力度适中。

主要诸元

口径 7.62MM
有效射程 50m(弹头飞到500m仍有杀伤力)
初速 420m/S
全枪重 0.85kg(空弹匣)
全枪长 195mm
全枪宽 30mm
弹种 51式或51-1式7.62普通弹
弹匣容量 8发
寿命 3000发

附录

54式手枪的不完全分解结合

File:国产54式手枪的不完全分解结合 轩辕仙童.pdf

54 手枪原型--托卡列夫 33 式手枪高清分解图

File:54手枪原型托卡列夫33式手枪高清分解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