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我们目前有6,492个页面,780个用户,18,847次编辑。
  • 欢迎加入火器百科注册一个账号,一起参与编写吧!
  • 如果编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点击帮助或者加入火器百科QQ群:欢迎加入火器百科官方群,群聊号码 766652219
  • 首页是Hio的三次修改版,沿用了各代首页。赞美吧!

民24式步枪

来自火器百科
(重定向自中正式步枪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98DEC2860EE3DD01C3C36318388544CF.jpg

中正式步枪(英语:Chiang Kai-shek Rifle),为毛瑟标准型M24步枪的中国授权生产版本,使用7.92×57mm尖头毛瑟步枪弹。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十一厂)生产,成为国民党军的制式步枪,逐渐替换汉阳八八式步枪

设计历史

中正式步枪的制造起自1933年的国军制式武器会议。这场会议主要是为解决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武器五花八门的严重问题,会议决定采用毛瑟公司的M24标准型步枪(这种步枪是在毛瑟Gew 98式步枪基础上用600mm的短枪管代替740mm的全长枪管),子弹则沿用国内长期稳定量产的7.92×57毫米毛瑟弹降低后勤负担。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为武装税警总团,向德国毛瑟公司订购了一万支M24,兵工署借此委托财政部长孔祥熙向毛瑟索取技术资料。财政部取得了M24步枪的全套工作图、用料表、检验样板、对板图,这批生产资料随即交给原本在生产四年式步枪的巩县兵工厂试制,但因为检验样板为使用过的旧品,因此产制的试作品有部分误差。

1935年,国民政府兵工署技术司向德国兵工署索讨M24步枪的全套技术资料,德国政府同意让渡这批资料,中国方面派遣曾经在德国学习兵工的毛毅可赴德国将资料带回。1935年7月,新型步枪开始试产。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8月,国民政府将新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最初在枪身机匣上打上“二四式”印记。得名于当时的军事委员长蒋中正,因此之后又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枪身机匣打上“中正式”印记。

1935年双十节后,该枪正式开始大量生产。1937年兵工署在署长俞大维的领导下制定《中正式步枪应用材料规范》,将制造图、需求材料规格、加工技术完整记载,这是在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第一款生产不需仰赖外国技师协助即可制造的步枪,因此后人将中正式步枪视为中国第一种采用统一规格的制式步枪,军阀混战期间中国军队武器繁杂的局面开始发生改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巩县兵工厂因日军入侵迁厂而中断量产为止共生产了11万余支,有三家兵工厂迁往四川与广西后调整制枪机械改制中正式步枪。截止1949年停产时,中正式步枪产量达到70万支左右。在军队急需大量武器装备的战争期间,这个产量远不及其他主要参战工业化国家的产能,反映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外加上战乱兵工厂一再搬迁的影响。

生产状况

中正式步枪初期仅有第十一厂(巩县兵工厂1938年改称)量产,但十一厂在抗战初期因第二次迁厂期间遭空袭,步枪生产机器损失严重,因此从湖南迁入四川后被迫停产中正式步枪,由其它兵工厂继续承接中正式步枪量产任务。但因为兵工厂拆迁中交换了机器,导致后世研究中正式步枪生产厂的混淆。

1937年6月,两广事件后被收入南京政府管理的四一厂第二个开始量产中正式,它们将原有产制元年式步枪的机器改制中正式,随后四一厂内迁广西,持续量产中正式步枪直至1944年。接着第一兵工厂与第二一兵工厂在拆迁至西南地区后也逐步修改机器改制中正式,但是它们的机器在内迁四川的过程中已进行调整,因此产能与战前产能相较有所差别。

第一兵工厂的机器在1938年6月武汉会战前奉命拆迁至湖南辰溪,拆迁过程中,在1938年9月兵工署下令其制枪厂运往四川与先行迁入四川重庆二一兵工厂合并,自1939年起二一厂开始量产汉阳八八式步枪,直到1943年10月才完成机器改造量产中正式。一厂后续也因战争内迁四川,但机器因枣宜会战导致湖北与四川之间的航运中断而分散,因此兵工署将十一厂运入四川的剩余机器拨交给一厂,与一厂已迁入四川的机器拼整后在1942年7月开始量产中正式步枪。由于一厂和二一厂的机器调整,战前不造步枪的二一厂却成为抗战期间的主力步枪生产厂,战前以汉阳造著称的一厂产能退居二线。

为了使中正式步枪的制作标准化,国民政府在重庆二一厂下特成立二一厂技校(今重庆理工大学),对外化名“世继公学”,专门培训中正式步枪的研发制造管理人员。

抗战后,国民政府将位于西南地区的兵工厂进行生产整理,将原先分散于三处的制枪厂通通并入二一厂。其他曾生产中正式步枪的厂家还有浙江铁工厂以及在台湾的六十厂(今205厂),此外各战区的修械所或是游击队经营的小型兵工厂也仿制过中正式外形的步枪,但是其性能、作工与正规兵工产量产的中正式步枪相去甚远。

设计

中正式与原版毛瑟M24步枪不同之处是它配用刃长19寸(484.5毫米)、全长575mm的刺刀,当时主流刺刀长度多在17寸以下,中正式配备的刺刀尺寸是为弥补枪支尺寸缩短后的长度劣势,以在白刃战中与日本三八式步枪有一搏之余地。

德国军方的射击试验表明,在短枪管的毛瑟标准型步枪上使用原有的采用154格令(9.98克)尖头弹的7.9mm S弹由于发射药过多(3.2克)会导致过大的枪口焰和冲击波,而采用198格令尖头弹的7.92mm sS弹(发射药2.85克)的枪口焰和冲击波只是比旧的长枪管标准步枪略大,适合在短枪管的标准型步枪上使用。因此7.92mm sS枪弹后来成为德军的标准步枪弹用于毛瑟Kar98k步枪。由此可见,同样使用7.92×57mm尖头形毛瑟枪弹的中正式步枪也存在引进与之配套弹药的问题,配套弹药的问题使它在战场上的表现受到影响。

使用情况

到抗战结束前中正式步枪成为国民党军队的重要装备,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一定贡献。国共内战时国民党军虽然配备了大量从投降日军中缴获的日制步枪及美国援华的步枪、冲锋枪,但因弹药未能国产,因此使用上有诸多局限,中正式步枪仍是国军重要的步兵装备。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时,其部队多半为重建多次的残军,枪械五花八门,中正式步枪因此失去国军主力军械地位。随后因恢复美援,美制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统一步兵武器规格,缺乏弹药产线的中正式步枪退出第一线部队,用于军训出操。

国共内战后解放军除了在战场上缴获以外还完整接收西南地区的军工设备,因此有不少数量的中正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如五十军入朝时仍配备中正式步枪6,111支。随后解放军装备全面苏式化,中正式步枪被替换下来交给民兵使用,这些中正式步枪也被改为7.62mm口径。

诸元

项目 数据
原产国 中国
口径 7.92mm
弹种 7.92mm毛瑟步枪轻尖弹
全枪长 1533mm
枪管长 597mm
全枪质量 4.089kg
枪口初速 810m/s
容弹量 5发

资料来源

来源1:[1]赵鹏奎.世界步枪博览[M].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95:5

注意事项及免责声明

本文编辑中的部分资料来源不确定是否符合保密或知识产权需要,请各位读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转载该资料时请联系作者(在此文回复),并且不可将该文用于盈利目的。此资料是提供给爱好轻兵器的读者们的,禁止将此文用于非法用途。
如不法分子使用,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未授权转载,将严肃追究;如发现违法之处,请尽快提醒作者,必要时请版主直接删除违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