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SP3微声枪弹

弹壳切切切留言 | 贡献2019年9月5日 (四) 01:54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 概述 == 在先前的SP-2微声枪弹基础上大量改进。SP-3是采用活塞原理的枪弹 == 结构特点 == 活塞原理 在弹壳内装入活塞,发…”)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概述

在先前的SP-2微声枪弹基础上大量改进。SP-3是采用活塞原理的枪弹

结构特点

活塞原理 在弹壳内装入活塞,发射气体压力使该活塞前进,将活塞前面的弹丸推出,而发射气体本身仍保留在弹壳内不向外部喷出,从而起到消声效果,这就是活塞消声的原理。

改进设计 先前的SP-2微声枪弹是按照前苏联7.62×39毫米步枪弹的外观设计制造的,所以被视为完全的伪装弹,最初用于枪管长、拔弹阻力大的卡什拉尼柯夫突击步枪,由于有在管内产生停弹的危险,最终用做MSP式微声手枪的微声枪弹,但威力低,并且有气体泄漏和发射时弹壳扩张不能从枪管膛内拔出等故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首先SP-3不拘泥于枪弹整体外观的伪装性能而改进弹壳,采用与一般枪弹完全不同的粗大筒形弹壳,增大壁厚,避免发射气体导致膨胀,还可提高发射气体的压力,以增强威力。其次,由于采用活塞原理的枪弹内部贮存高压气体,当用一般的前尖的击针撞击底火时,容易将底火击穿,造成高压气体从击破口喷向后方的极危险事故,所以SP-3弹的底火内部装上击针,变成以击锤的圆形前端从外部撞击底火的击发方式。这种方式不容易造成底火击穿,底火本身严加密闭,在气体压力作用下不会飞出或脱落。另外,弹壳内的活塞为铝制的,后端有大的凹坑,在发射气体作用下凹坑的周壁扩张并与弹壳壁面紧贴,起到封闭发射气体的作用。

动作

当枪弹击发时,活塞在发射气体压力作用下快速前进,将弹丸推向前方,活塞到达弹壳前端的台阶处被卡住,此台阶同样起到封闭发射气体的作用。因此,刚使用过的弹壳温度极高,为了从枪管后端的膛内取出使用后的弹壳,必须借助2发连接的特殊弹夹,从而使传递到弹夹的热量大大减由于发射气体无泄露,以及在近距离使用的前提下弹丸初速可控制在音速以下,两者的综合效果使SP-3具有良好的微声性能。

资料来源

以上内容转自360图书馆 苏/俄微声枪与匕首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220/14/42071_10568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