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响尾蛇冲锋枪
响尾蛇冲锋枪(英语:Sidewinder Submachine gun)是美国在1966年—1968年设计的一款冲锋枪,1977年—1978年进行了完善,1979年正式推出,分为SS-Ⅰ、SS-Ⅱ和SS-Ⅲ三个型号。
概述
响尾蛇冲锋枪由美国枪械设计师、技术工人西德尼.麦奎恩设计的,曾经被计划用于营救关押在伊朗大使馆内的美国人质(即蓝光行动),但因为突发意外,行动失败,该枪未能派上用场。
整体情况
从整体而言,响尾蛇冲锋枪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火力猛、全枪质量轻、易于操作等特点,很适合作为特战武器。该枪的机匣为两段式,前机匣容纳枪管,下方设计有扳机和握把,后机匣容纳自动机,其上设计有可以360°旋转的弹匣井,射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位置。机匣顶部设计有旋转式拉机柄,同时装有机械瞄具和瞄准镜导轨;同时配备了伸缩枪托,可以根据射手的需要调节,枪托后设有泡沫垫,亦可以调整角度。使用的时候,射手可以将枪托底板抵在手肘处,单手操作,而腾出另外一只手做其他的事情,如投掷手榴弹等。
三种响尾蛇冲锋枪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中SS-Ⅰ口径9mm,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使用MP40冲锋枪弹匣;SS-Ⅱ口径11.43mm,发射11.43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45 ACP自动手枪弹),使用M3冲锋枪弹匣;SS-Ⅲ是前两者的结合,采用双头枪机,可通过更换枪管及调转枪机方向旋转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或11.43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采用司登冲锋枪弹匣和M3冲锋枪弹匣供弹。三个版本都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可进行单、连发射击及可控制的点射。其中,SS-Ⅲ全枪长625mm,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时候全枪质量2.5kg,理论射速900发/分钟;发射11.43柯尔特自动手枪弹的时候,全枪质量2.4kg,理论射速1000发/分钟。
诸元
响尾蛇SS-Ⅲ冲锋枪 | 诸元 |
---|---|
原产国 | 美国 |
口径 | 9mm或11.43mm |
弹种 | 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或11.43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
全枪长 | 625mm |
枪管长 | 未知 |
全枪质量 | 2.5kg或2.4kg(分别对应9mm和11.43mm) |
容弹量 | 32发/30发(分别对应9mm和11.43mm) |
自动方式 | 自由枪机式 |
理论射速 | 900发/分钟或1000发/分钟(分别对应9mm和11.43mm) |
资料来源
[1]杨理明,赵鹏奎.世界冲锋枪博览[M].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29-30.
注意事项
本文编辑中的部分资料来源不确定是否符合保密或知识产权需要,请各位读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转载该资料时请联系作者(在此文回复),并且不可将该文用于盈利目的。此资料是提供给爱好轻兵器的读者们的,禁止将此文用于非法用途。
如不法分子使用,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未授权转载,将严肃追究;如发现违法之处,请尽快提醒作者,必要时请版主直接删除违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