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内容,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我们目前有6,195个页面,701个用户,18,007次编辑。
  • 欢迎加入火器百科注册一个账号,一起参与编写吧!
  • 如果编辑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点击帮助或者加入火器百科QQ群:欢迎加入火器百科官方群,群聊号码 766652219
  • 首页是Hio的三次修改版,沿用了各代首页。赞美吧!

无后坐力炮

来自火器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无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史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19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19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后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落后。

发展简史

15世纪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曾提出过双头炮的设想,即利用头尾两个方向相反的炮口同时发射炮弹,从而抵消火炮的后坐力。这个大胆的想法实际上成了早期无坐力炮设计的基本原理。

1914年美国海军上校戴维斯发明了早期的第一门无后坐力炮,他将早期达芬奇的双头炮设想改为两枚尾结尾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敞开的炮管发射,其中向后发射用于抵消后坐力的弹丸为粘粘的假弹丸,在发射后会成破碎状散落在火炮后部,被称为为"戴维斯”火炮。

30年代以来美苏德等世界大国对无后坐力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值得无后坐力炮的性能进一步完善,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德国在北非战场上使用了75mm和105mm无后坐炮,美国在硫磺岛战役中大量使用了57mm,75mm,105mm无后坐炮。此时的无后座力炮已经可以发射破甲弹,榴弹,发烟弹,燃烧弹等多用途弹药,成为了重要的反坦克武器。

战后无后坐力炮进一步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M67式90mm轻型无后座力炮,M40式106mm重型无后坐力炮,英国的翁巴特120mm重型无后座力炮,前苏联的B11式107mm无后座力炮等等,但此时主要发展的仍是所谓的纯无后坐力炮,即是传统结构原理的无后坐力炮。这一时期的无后坐力炮存在着炮尾冲击波威胁人员安全,火药能量浪费,弹药笨重,初速低等缺点。

60年代末~70年代,无后坐力炮的结构原理开始发生变化。各国普遍采用无后坐力与火箭弹相结合的原理,将炮弹尾部装上了火箭发动机。新的结构使无后坐力炮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射程,减小了后喷火焰。增大了作战的灵活性。这一时期产生了苏联rpg-7火箭榴弹发射器(虽然传统习惯上我们将其称之为火箭筒),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84mm无后坐力炮,法国的ACL /APX80mm无后坐力炮等著名型号。

80年代以后无后座力炮主要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着重提升了弹药的多用途性和在复杂环境下使用的灵活性,其外形和作用很难与反坦克火箭筒区分。21世纪以来,纯无后坐力炮的发展已经停止,但将轻型无后坐力炮与反坦克火箭筒两者相结合,使传统无后坐力炮有了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

无后坐力炮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中国陆军基层步兵的重要支援火力。相对于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直射火力,而相对于中小口径的步兵炮,无后坐力炮无论是整体重量还是战斗部署方式,都更适合强调步兵机动性的中国陆军。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

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80式95毫米无后坐力炮

中国新式无后坐力炮(对标“卡尔-古斯塔夫”系列无后坐力炮

瑞典

“卡尔-古斯塔夫”系列无后坐力炮

PV-1110式90毫米无后坐力炮

俄罗斯(前苏联)

B-10型82mm无后坐力炮

SPG-9式73毫米无坐力炮

B11式107毫米无后坐力炮

美国

M18型57mm无后坐力炮

M20型75mm无后坐力炮

M40式106毫米无坐力炮

M67式90毫米无坐力炮

日本(小日子)

60式106毫米双管自行无坐力炮